近年来,达川区石桥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核心途径,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治理瓶颈,让基层治理从“单向推动”走向“多元共治”,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作为”,实现治理增效与民生提质双赢新局面。
变“听我讲”为“大家说”
搭建多元平台 推动群众主动发声
一是“开门纳谏”,拉近干群距离。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微信群宣传等多种方式,让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群众关切议题“下沉”。将收集的意见建议整合形成问题清单。现收集建议共150余条,提取共性问题20余条,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治理参与者”。二是“民情议事”,群众决策参与。在各村(社区)设立“民情议事厅”,定期围绕“村级资产盘活”“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活动开展”等群众关心的议题组织讨论,采用“一事一议、民主表决”模式,让群众直接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按照群众意愿推进村级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群众“主人翁”意识。三是“邻里共商”,激发自治活力。构建“村(社区)两委 +乡贤+党员”多元调解体系,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情理法并用化解纠纷。已成功调解35余起、成功率100%,营造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和谐氛围。
石桥镇高峡子村开展院坝会场景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强化激励导向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为民服务”,筑牢思想教育根基。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党建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书记讲党课、典型案例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推动干部树牢“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的服务理念,从思想源头筑牢“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用心服务”的行动自觉。二是“典型表彰”,树立干事创业标杆。针对工作突出、表现优异的镇村干部或群众,召开表扬会议进行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同时通过上级媒体、公众号等对在民生服务、项目攻坚、应急处置中的先进事迹或个人进行宣传报道。三是“以讲促干”,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常态化开展青年干部大讲堂,以分享经验、相互点评、总结不足等形式,将大讲堂从单向灌输升级为“经验共享—短板改进—能力共升”的互动平台,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干事氛围。
9月11日石桥镇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
变“烦心事”为“满意卷”
聚焦民生痛点 厚植幸福根基
一是党员“下沉一线”,织密民生服务网。将全镇划分为66个网格,均配备1名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累计开展政策宣传、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民生服务300余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聚焦“一老一小”,破解民生急难愁盼。打造柳杨路社区“银发”食堂日接待老人120 余人,有效解决老人“用餐难”问题;组织返乡大学生打造“暑假助学角”,针对性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学习难”问题。同步建立“阳光驿站”配备丰富图书、举办多彩活动,丰富儿童娱乐生活。三是创建“精准台账”,AI助力信访维稳。借助AI等数字技术,建立可视化、智能化的“石桥镇信访信息管理系统”。从社会关系、家庭情况、历史诉求、办理情况等6个维度,全面收集信访人员相关信息台账。系统使用以来,信访事项办理效率提升80%,信访办结率超100%。
柳杨路社区老年食堂就餐场景
作者单位:达川区石桥镇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