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川区水土保持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抓源头、强监管、挑重点”的工作思路,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成效显著,自2021年至今征收金额达8900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抓源头,把牢生产建设起始关口。全面梳理需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严格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程序,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对每个项目实施精准化管理。2021年至今,已成功督促137个生产建设项目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针对办理开工许可证却未编报方案的未批先建项目,下达整改通知书120余份,整改完成率达100%,以“零容忍”态度从源头筑牢水土保持坚固屏障。
(图为:区水土保持部门对未批先建项目业主依法下达整改通知书)
强监管,建立健全闭环监管机制。建立“审批+催缴”全流程监管体系,对已完成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第一时间下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催缴通知书,明确告知缴费义务与期限。同时,与税务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动态更新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清单,实现对项目缴费情况无缝监管。对于拒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综合运用约谈警示、信用惩戒、行政处罚等刚性手段,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震慑效应。
(图为:区水土保持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查重点领域项目水土保持工作)
挑重点,紧盯重大项目“关键少数”。针对投资规模大、扰动强度高的重点领域,组建由水土保持工程师、造价师构成的专业监管团队,科学模拟水土流失风险,通过现场勘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核算扰动面积与补偿费应征金额,确保重大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准确率达100%。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实行“周调度、月核查、季评估”动态跟踪模式,把控缴费进度,确保重大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应缴尽缴。
下一步,达川区水土保持局将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细化征收标准与流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征收工作规范透明。同时,加强普法宣传与政策解读,通过典型案例宣讲、企业培训等多元化方式,提升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意识与依法缴费自觉性,为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潘虹霖、吴文齐
作者单位:区水务局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