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达川客户端

高温防暑,中医有方,安然度夏,智慧养生

健康达川 2025-07-18 10:45 229


      盛夏酷暑,骄阳似火,“暑邪”伤人悄然而至,易耗气伤津,引发头晕乏力、心烦口渴、甚至中暑昏厥。中医养生智慧,助您从容应对炎夏,固守安康!

      一、中医防暑:未病先防,固本培元 

      1. 茶饮养生,清热生津: 

      经典防暑饮:乌梅、山楂、陈皮、甘草、适量冰糖煎煮(酸梅汤),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双花清心茶:金银花、菊花各适量沸水冲泡,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缓解暑热头昏、目赤。

      绿豆薏米汤:绿豆清热解毒,薏米利湿健脾,是夏季经典解暑甜品(脾胃虚寒者适量)。

      简单代茶饮:淡竹叶、鲜芦根、薄荷叶泡水,清热除烦利尿。

      2. 穴位按摩,畅通气机:

     风池穴(颈后大筋两侧凹陷处):拇指按压,疏风清热,缓解头痛项强。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拇指按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缓解心烦胸闷。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拇指按压,疏风解表,清热通络。

      3. 起居有常,顺时避暑: 

      避其锋芒: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暴晒。

      起居清凉:选择透气吸汗衣物(如棉麻),保持居室通风凉爽,避免空调直吹。

      夜卧早起:顺应夏季昼长夜短,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午休养心。

      情志平和:“暑易入心”,保持心态平和,戒躁戒怒,静以养心。

      二、中医解暑:见微知著,及时调理 

      若出现轻度中暑症状(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心慌):

      1. 紧急处理: 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补充含盐清凉饮品(如淡盐水)。

      2. 简便中药: 

      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液/胶囊):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暑湿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含酒精制剂注意禁忌)。

      人丹/仁丹: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胸闷。

      清凉油/风油精:外涂太阳穴、人中穴,提神醒脑,缓解头晕头痛。

      生脉饮口服液:若暑热耗气伤阴明显,出现气短、口干、乏力、多汗,可考虑此方益气养阴(请遵医嘱或咨询药师)。

      3. 重要提示:因人制宜,安全为本 

      体质各异:上述方药及方法效果因人而异。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使用前, 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 。

      急重症预警:若出现高热(体温>40℃)、意识模糊、抽搐等重度中暑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中药可作为辅助,不能替代紧急医疗救治。

      用药遵嘱:使用中成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传承千年智慧,守护夏日安康 

      中医防暑降温,重在“顺四时,养正气”,通过饮食、起居、情志、简便疗法的综合调摄,助您固护元气,抵御暑邪侵袭。让我们善用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安然度夏,健康无忧!


                            

                   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

                      2025年7月18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