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中学聚焦“四抓四强”,系统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整治师德失范,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向常态长效、从严从实、走深走细方向纵深发展,取得“三提升一清零”显著成效。
抓教育强思想,树牢师德“风向标”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建立“线上线下”融合赋能、“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多维发力立体学习体系,围绕教育法规、职业道德及政策法规等重点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集中研修、专题研讨、线上测试等活动,覆盖教师1300余人次,切实筑牢为党育人思想根基。二是强化活动浸润。创新师德培育载体,积极举办师德主题演讲比赛,组织教师结合自身育人实践,以鲜活案例诠释师德内涵,用真情实感传递教育初心,凝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价值共识,在榜样引领中厚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构建“警示大会+廉政党课+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矩阵,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4场、组织集中观看《阳光问廉》4次、集中学习《条例》20余次,持续敲响廉洁警钟,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思想防线。 抓制度强约束,筑牢师德“防火墙”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先后出台《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教职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整合学生、家长、同事、年级领导、考核小组五方评价主体,引入数字化师德考核评价系统,提高学生家长评价权重,切实织密教师行为约束网络。二是强化制度执行。组织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廉洁从教承诺书》,明确教师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完善监督网络,增设政风行风监督员3名,设立年级纪检员,配齐配强学校监察室成员,常态化开展内部自查自纠,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三是严格考核评价。将师德表现与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优评奖深度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量化师德考核指标、规范评价流程,以刚性约束倒逼行为规范。教师因三类交通违法等师德失范行为,师德考核不达标,被取消“优秀”等级。 抓监督强管理,念好师德“紧箍咒” 一是日常监督抓常抓细。创新日常监督机制,推行“推门听课、学生评教、教学常规检查”三同步动态监管机制,2024年秋季学期完成听课2000余节、收集评教意见1.3万余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20余次,实现教学行为全周期监管。二是重点监督精准发力。聚焦招生录取、考试、评优评先等关键领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专项整治行动,深挖细查招生环节暗箱操作、考试舞弊、评先评优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以“零容忍”态度铲除师德建设“顽瘴痼疾”。三是社会监督拓宽渠道。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专线、开通网络监督信箱,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多方监督,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持续擦亮清正师表底色。2024年3月至今,共受理监督举报信息8条。 四、抓激励强担当,激发师德“新动能” 一是树立正确导向。以“最美教师”“两优一先”“五星干部”“三德之星”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厚植“修德、精业、尚美、厚生”育人文化。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共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800余人次。二是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师德教育与校园风貌深度融合,建立“广播有声、橱窗有影、校园有迹”立体宣传矩阵,在田径场、教学楼等核心区域打造“师德长廊”“四有好老师文化墙”等可视阵地,利用LED巨幕循环展播优秀师生风采,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三是加强关心关爱。加大教师人文关怀力度,建立健全困难帮扶快速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妇女节主题沙龙、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以“组织温度”激发教师归属意识,凝聚起“学有榜样、行有准则、干有奔头”的师表建设合力。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关爱活动3次,覆盖教师600余人次。
作者:黄小庆
作者单位:达川区教育局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