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一段话,让焦虑的心释怀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什么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请你多鼓励他,多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还有多支持他。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要学会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好一样。”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谁说普通人就没有梦想?
有时候,正因为自己太普通,没盼头了,才更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吗?
其实,适当给孩子一些压力,让压力变为促使他上进的动力,这固然好,但过犹不及。
我们有多少孩子,总是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在父母“你看看人家”的比较中崩溃?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总是习惯以爱为名,行使父母的干预之权,却常常疏忽了,孩子的尊严和价值感。
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父母的肯定,而最伤他的事,来自父母对他的否定和不信任。
其实,哪怕是一个很平凡的孩子,也会渴望被尊重,被欣赏,能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感的。
他是一条鱼,你却非要让他上树,弄得全家人仰马翻,大人孩子两败俱伤,何必?
人生有三件事,有时候不得不认,那就是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以及接受儿女的平凡。
做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做父母最好的修养,是接纳孩子的平庸。
作为平凡的父母,我们没什么资源,没太高的文化,我们自己的认知都不够,如何能培养好孩子?
怎么办?
多鼓励他,认可他,理解他,支持他吧。
千万别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他,千万别用自己的认知,去限制孩子。
他若是出类拔萃,就让他展翅高飞,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接受他的平凡。
我们只需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多给他一些信赖和支持。
对孩子最好的教养,就是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
要知道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包括孩子。
纪伯伦有首诗: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因我们而来,却非为我们而来。
作为父母,我们只能给他以爱,却不能替代他思想、灵魂的完成。
我们唯一能影响他的,是我们的品性和修养,自律跟行动力。
在潜移默化中,让他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但我们只是给他小小的心田里,播种下生命向上的种子,希望有一天,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不是成为拔苗的那只手。
别将我们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他,别让我们的干预,成为他自我成长起来的破坏力。
一辈子,虽然没有人不盼望自家孩子有出息的。
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足够的爱与欣赏,接纳他的个性,等待他自然的开花结果,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他成为他自己。
当我们怀着这样的信念,去看待孩子时,会发现,他也会给我们很多惊喜。
朗读者:何青
文字来源:今日头条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