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达川客户端

夜读|唐在刚热血洒横峰

达川观察 2023-08-08 14:54 2235



唐在刚热血洒横峰

1935年1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江西分局的指示,唐在刚将红十军团突围出来的部队和红三十师第一团共500余人整编为挺进师,任命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治委员,于2月27日离开赣东北,开往浙西南;将闽浙赣省直机关精简,编成三个游击大队,于3月5日分赴信河、乐河、化婺德三个游击区;他与邹琦、徐寅荣等率独立团,以赣东北磨盘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

唐在刚与邹琦、徐寅荣等率领独立团在磨盘山广泛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他们还与余(江)贵(溪)游击队、横峰独立营协同作战,数次攻入军事要地葛源镇,摧毁敌人碉堡,还经常袭击篁村、槎源坞等地敌军炮台,摧毁敌人工事。

闽浙赣省首府葛源失守后,由于各地党组织艰苦奋斗,先后形成了赣东北、皖南、闽北,浙西南四个游击区,威胁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6月,蒋介石调集四个师对赣东北游击区再次进行疯狂“围剿”。

唐在刚率领独立团在詹家桥迎击敌人,给敌以很大打击。敌军接连向独立团据守的阵地发动数次大规模进攻,均被击退。但红军伤亡也很大。在敌人不断增兵的情况下,唐在刚为保存实力,率独立团转移到葛源密坑村依凭山高地险抗击敌人。

敌人糜集山下,将独立团层层围困,并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山上发起猛烈攻击,独立团损失惨重,弹尽粮绝。唐在刚率领警卫连掩护大部队转移。突围到苏源山区时,仅剩下30余人。在敌重兵围困下,他们一连九昼夜无法吃到一点东西。敌人在山下狂呼乱叫:“红军完蛋了,赶快下山投降吧。”

饥肠辘辘又兵刃相逼,个别人出现了不稳定情绪。唐在刚振作精神,鼓励大家说:“中央红军很快会打回来,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要勇敢坚强地活下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要坚持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给了大家很大鼓舞。之后,唐在刚决定派方远辉回漆工镇、湖塘一带发动群众建立游击队,准备暴动。

情况仍在继续恶化。唐在刚决定派马步英、邹琦、方秋荣下山采购粮食。妻子方秋荣(方志敏侄女)临行时依依不舍地说:“在刚,你也同我们一道下山吧。”唐在刚说:“我的目标大,在这里可以牵制住敌人。”方秋荣说:“我也留在山上吧。”唐在刚说:“不。你是本地人,下山去便于开展工作。不要为我担心,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留在山上的仅有唐在刚和徐寅荣、邹琦三人。由于山上常断炊烟,他们只能以树叶、野菜充饥,个个骨瘦如柴。唐在刚因山地潮湿,脚趾糜烂,走路十分困难。

7月20日晨,叛徒徐世炎带领敌军埋伏在山林中,然后以送饭为名,将唐在刚等三人从山内诱出。机警的唐在刚见已中敌人埋伏,便拔出仅有三粒子弹的手枪,接连打死两个敌人,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然后将最后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

唐在刚(1904~1935),字毅,名祥武,开江县广福镇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信江特委会书记、信江军事委员会政治委员、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赣东北行动委员会书记、中共赣东北省委书记、赣东北省军事委员会书记兼红军学校校长、红十军政治委员、闽浙赣省军区总指挥兼军区政治部主任、代理新红十军军长等职。1935年7月5日在横峰县苏源山壮烈牺牲。

好了,各位听众,今天的夜读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朗读者:刘凡诗

文字来源:达川区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图片来源:达川区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