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达川客户端

达川区:打造社会救助“民生名片”

达州日报网 2020-08-12 15:45 10853

2017年,为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针对救助领域申请难、救助难、监管难问题,达川区运用“互联网+救助”和“互联网+监管”模式,整合13个救助部门的53项救助事项,在全国率先创新建立了社会救助大平台。

截至目前,达川区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累计救助困难群众约98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约6.9亿元。全区社会救助实现了高效、精准、全面、阳光和廉洁运行。

“救助金赶在孩子上学前打到了银行卡上,真是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近日,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四合社区居民颜忠华收到了孩子上学的救助金,感激地说。

据颜忠华介绍,日前,他在社区宣传栏看到关于“贫困残疾人子女大中专学生救助”的通知后,原本正愁孩子开学学费的他,立即按照宣传资料上的要求,把自己的身份证、残疾证和孩子的录取通知书等资料交到三里坪街道办事处救助窗口后,仅20天左右,3000元救助金就打到了卡上。

程序不断优化 线上提交审核

达川区辖2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22万,其中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6%。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数量大、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对社会救助的需求量较大。但在救助大平台建立前,救助领域缺乏信息化手段,加之繁琐、漫长的申请程序常常让困难群众来回奔跑。

三里坪街道居民潘兰芳对此深有感触。几年前,潘兰芳进行廉租房资格审核,跑了区房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五六个部门签字盖章,手续办完后,又等了很长时间才收到审核结果通知。

“社会救助大平台建立前,廉租房资格审核最少也得花上三个月的时间,隔三差五还要跑到各个部门排队询问审核情况。”潘兰芳说,自从有了社会救助大平台,短短20天,资格审核就完成了。

据介绍,社会救助大平台统筹民政、教育、住建等13个救助相关职能部门,将低保、特困、教育助学、自然灾害等50余项救助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申请人最多跑一次路递交资料,或者拍照后通过手机APP提交申请、上传资料,所有的受理、核对、审批及资金发放等全部流程由乡镇、救助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在后台协同完成。

融合达川特色 因地制宜发展

为了让救助大平台更加具有操作性,达川区在技术层面积极推陈出新,除了为50余个救助项目设计了不同的审批流程,明确责任部门、救助条件、救助程序、办结时限外,又在各乡镇(街道)专门成立了社会救助中心(分中心),把系统覆盖范围延伸到乡镇(街道),并不断思考新增救助事项。

达川区在每个乡镇(街道)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窗口,统一受理辖区内所有社会救助事项。困难居民只需“跑一次”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提交申请和相关资料,就可申请各项救助。对于符合条件的,直接打卡发放;不符合条件的,则通过电话、网络等对申请人进行解释工作。

此外,达川区还在平台系统内设置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区财政局在拨付相关救助资金时,严格与平台运行数据对接,对不通过平台的不予拨付,实行线上痕迹化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经过结合达川区实际考量,2017年6月底, 达川区社会救助大平台建成投运,率先在该区三里坪街道办事处、麻柳镇、赵家镇等5个乡镇(街道)试点运行,当年10月在全区全面推开。

设置预警机制 在线监督管理

为确保救助平台的顺利运行,达川区纪委监委还运用互联网对平台实行在线监督管理,对受理、核对、督办、审批、备案等各环节均设置办理时限红色预警,实现社会救助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动态监督管理。

“去年,我们通过在线监督发现,个别部门对低保申请人车辆情况没有及时核查,超时未办显示红色预警,区纪委予以通报。社会救助大平台的建立运行,使各种社会救助更阳光、高效、规范。”达川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评论 17

  • 达川审计陈心平 2022-12-23

    融合达川特色 因地制宜发展!

  • 达川审计陈心平 2022-12-23

    互联网+监管”模式!

  • 达川审计陈心平 2022-12-19

    设置预警机制 在线监督管理!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