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枪老太婆因小说《红岩》及相关电影电视剧而闻名天下,而擅使双枪、在华蓥山前后开展游击战争长近10年的陈联诗是其主要原型。综观陈联诗一生,她也是一位敢爱敢恨的英雄人物,她与丈夫廖玉璧的革命爱情更是充满传奇!
相爱
绝色千金爱上放牛娃
陈联诗的丈夫廖玉璧,又名扶农、永年、简文,1903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黎梓卫(今中和镇)太阳坪,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早亡,给地主家放过牛,乡邻便称他为放牛娃儿。后来,廖的祖父和叔叔做生姜生意赚了笔钱,回来办起了纸坊,才有钱送廖进岳池县男子中学读书。廖玉璧身体好,个儿高,在学校是篮球队队长,被同学们乐称廖大汉。
廖玉璧入党时的照片。
陈联诗,又名陈玉屏,长廖玉璧2岁,1901年生于岳池县罗渡乡陈家坝。祖父陈尚之曾是陈家坝有名的大粮户,父亲是医生,在家开药铺。但很快家道中落,祖父将家产败得精光,陈联诗几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哥哥得了痨病。因家穷,母亲把两个姐姐送去做了童养媳,但仍千方百计凑钱把年幼的陈联诗送到岳池县城的外婆家读书。
外公姓康,算不上很富,但祖上在清朝时出了个翰林,在岳池城里算是名门之后,也是书香世家。尽管从小享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但陈联诗生就一个男儿性格,且叛逆心特强,她不顾外婆及舅父舅母的反对,带着几个表姐公开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唱反调,不仅上学、放学不坐轿子,还剪掉裹脚布,积极响应张澜在顺庆(今南充)倡导的天足行动。陈联诗与康家姐妹们由于一个个长得貌若天仙,她们常常一上街,后面便跟着一大群。而陈联诗更在众姐妹之上,但心高气傲,嘴舌犀利,给人印象特别深,常有人在其背后如此议论:康家那个陈三姑娘虽说美貌如花,是个上人尖子,但却惹不得。
不过,陈联诗打小成绩就很好,一年读完初小,又一年半读完了高小,接着进了岳池县女子师范读书,毕业后又留校任教,教授国文、自然和美术。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已是女师校老师且才貌出众的陈联诗却爱上了在男中上学的廖玉璧。
原来,陈联诗有个很要好的女师校同学陈德贤,其父亲叫陈怀南,老家也在陈家坝,是陈联诗父亲的同堂隔房兄弟,陈联诗便称他为二伯。二伯是县里的议员,早年在日本留过学,在教育界威望较高,每周一要在家里开堂讲学,全县教育界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连同他自己的得意门生和两个儿子都要来听课。思想积进的陈联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每逢讲学,便往陈德贤家,与陈德贤一起躲在门帘后面听课。而廖玉璧与陈怀南的大儿子是同学,也常来听课。但眼前这个看起来较为腼腆的廖大汉,一旦起身言论,语惊四座,不是“内附权贵,外结强邻”,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副忧国忧民的热血心肠。一向心高气傲的陈联诗,不禁为之折服而生爱慕之心,每每听到廖的发言或读到廖交给二伯修改的文章,都要激动很久,甚至彻夜难眠。
陈联诗的心思哪里躲得过陈德贤的眼光?在陈德贤兄妹的合力撮合下,两人恋爱了,常常明里暗里见面。而每次见面,廖便给陈讲《新青年》,讲孙中山,讲个性解放,使陈对廖更加着迷。这期间,周围几个县里都有人来说亲,一个个都是有田产有地位的士绅子弟,有的还在北京、南京读书甚至做官,但都被陈联诗拒绝了。
1920年,廖玉璧从男中毕业,到成都高师附中继续求学,两人便自行订婚了。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成了茶楼酒肆中的特大新闻,说大户人家的女儿竟然不要媒人聘礼,自己就同一个放牛娃儿把婚事订了,实在是不成体统。但陈联诗却不管这些,只管和廖玉璧通信。
廖玉璧一进入成都高师,就加入了学生会,成了其中的主要成员,接着还参加了王右木亲自创立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CY(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震惊一时的反对军阀侵吞教育经费的“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中也是积极分子。两人在相互通信的同时,廖玉璧还经常随信寄来进步书刊,如《新青年》《小说月报》以及鲁迅的书,两人的感情伴着革命理想的传播更加深厚。
牵手
出生入死的革命婚姻
在廖玉璧快从成都高师毕业时,陈联诗的命运却发生了大转变。
一天,女师校校长刘灼山找到陈联诗说:“陈玉屏,今天下午你的那班学生不要上课了,给我老爹做些纸人纸马,清明节快到了,我要去扫墓。”陈联诗一向是个傲骨头,她瞪了刘灼山一眼:“我是来教书的,又不是来给哪个做纸人纸马的。”刘也把眼一瞪:“做纸人纸马又怎么了?就委屈你陈玉屏了吗?教员是我请的,就得服我管。”陈联诗当即火冒三丈:“什么?教员是你请的?要服你管?那好,我不干了!”说完一转身回到教室,把刚才的事情全部对学生抖落出来,然后一昂头,出了学校。
心中不服气的陈联诗决定来个破罐子破摔,她找到几位平素要好的同事,拟出刘灼山十大罪状满城张贴,激起全校罢课,公开喊出“打倒刘灼山”等口号。这下事情闹大了,刘灼山校长是当不成了,但陈联诗也教不成书了。
幸好廖玉璧也从成都高师毕业回来,两人就于1923年1月在廖玉璧家里举行了婚礼。在廖玉璧家,陈联诗被仙女一般捧着,让她整天无所事事,心里闲得慌。看着渠江一条条装满山货的船只下重庆,甚至到武汉、到上海,她发誓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于是她陪同廖玉璧说服了母亲,卖掉了分在自己名下的部分田土,到南京去读书,后来双双如愿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就读。
然而这对新婚夫妇,从进入东南大学后,就开始肩负着革命的重任。
入读东南大学不久,廖玉璧就经常背着陈联诗开展一些秘密活动。这让陈联诗坐不住了,一天夜里,陈从床上坐了起来,瞪着眼对廖说:“你告诉我,你们是不是在搞什么秘密组织?” 廖没想到陈会这样问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陈又说:“你不说,我也不追问你,如果真有这事,我要参加。”廖沉思一会儿,说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一点,不该问的事情,你不要问;到时候条件够了,我们大家会通知你的。”不久,廖玉璧由团转党,他把这一消息极为含蓄地告诉了陈联诗。
当时,廖玉璧从岳池县城回到黎梓卫(今岳池县中和镇),他把自己的一张半身像拿给陈联诗看,只见照片的左边有一行字:“勇敢奋斗”,右边也有一行字:“再勿怯弱”,下面还有一行字:“是年乃余人生之大转变也。民国十四年摄于岳池”,而在照片背后,也有几行字:“革命意志从此确定,人生意义从此认清,一弃以前梦想的爱的生活、怯弱意志,以我之身献诸人类社会,不复为一个人而牺牲矣”,落款处写着:“于民国十四年摄于岳池。是年乃人生之大转变时期也”。
廖玉璧和他的革命遗言。
这让陈联诗莫名其妙,而廖玉璧则在屋里走来走去,很激动地说:“这是给你的一张纪念照片。我是要你知道我今后人生的目的。革命工作是艰苦的,也是变化莫测的,今后也许我在外面的时候很多。到那时候,你就拿出这张照片来看看,以慰悬念。”
廖玉璧此时明明是想告诉陈联诗,他已经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从此,他的生命,他的一切,都将献给党,同时也说明他将随时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故将自己的照片留给陈联诗作为人生纪念。然而,陈联诗依然没明白,只是感到一种不祥的征兆,而廖玉璧又不能明说。
当时,岳池发动革命的条件已趋成熟,曾在成都高师任教的同盟会会员任正格已来岳池县任县长,同为同盟会会员的陈徙南(陈联诗叔父)任岳池县团练局局长。很快,中共岳池特支书记、时任岳池县邮政局长熊尧蓂赶到黎梓卫廖玉璧家中,为廖送来两张委任状。一张是县政府的:“兹委任廖玉璧为黎梓卫团总”,一张是团练局的:“委任廖玉璧为资马十二场民兵大队长”。
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岳池悄然掀起:
廖玉璧走马上任,掌握当地武装,和同志们一起抓住群众和中小地主痛恨反动军阀的心理,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捐、抗税斗争。
1926年5月,陈徒南将团练局迁至黎梓卫,召开四十八场民团联席会议,宣告成立川北第五路民军,自任总司令,高呼“打倒军阀罗泽洲,反对苛捐杂税,实行地方自治”的口号,拉开了长达数月的川北民军武装革命(中组部原顾问郑伯克称其为‘华蓥山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序幕。
这次革命在罗泽洲大军镇压下失利,陈徙南被罗泽洲杀害于顺庆(今南充)。此后,廖正璧带着200多人的基本队伍上华蓥山,不久又受中共省委书记杨閛公的安排到重庆,以教书的名义发展学生运动,在重庆“3.31”惨案中受伤后又回到岳池养伤,并继续领导岳池境内的革命斗争工作,直到1935年光荣牺牲。
陈联诗虽为女子,但从不贪生怕死,常常大义凛然,主动请缨,数十次将自己置于生死危难之中,和丈夫一样,用生命和青春谱写出一首首英勇悲壮的革命之歌。
永别
孤儿寡母继续闹革命
民国24年(1935)2月23日,是陈联诗永生难忘的日子——丈夫廖玉璧在岳池县城英勇就义。
陈联诗是24日早上得到这一消息的,当时她在重庆,得到岳池来人急报,廖玉璧已于23日9时被害,人头已经示众。传信的人话还没落音,陈联诗一下子感到天旋地转,站也站不稳。
27日,陈联诗收到了廖玉璧临刑前写给她的一封绝笔信:
玉屏吾爱,我已遭不幸,病入膏肓,一无救药,再不能活着来见你了。我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完成的任务,望你继续完成。我粗枝大叶,死于敌人的阴谋陷害,望你们以我为戒,不要蹈我覆辙,更不要仅仅为我,为报仇而盲目行动。我之死,是有代价之死,是为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求得自由解放而死,也是为爱你而死,无数种死法中,此为最优也。
我的仇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来报,今日杀我者,他日亦有还我血债之时,你切勿为我而伤其自身。我死之后,宁君、彬儿靠你抚养成人,快带他们往西北方走,他们是继承者,家中母亲,也托你照应。
永别了玉屏。玉璧于岳池万寿宫狱牢内。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夜。
读完信,陈联诗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送信的队友刘老大流着眼泪给她讲述了经过:
在廖玉璧被捕的前些天,刘老大下山去买盐,被敌人捉住了,说他是山上下来的探子,把他关在岳池万寿宫。22日,廖玉璧也被关了进来,信就是当天深夜写的,而当时刘已托人保了,很快就将出狱,便将这信顺利地带了出来。
事后,陈联诗得知,廖玉璧派守黎梓卫的曾洪泽暗中叛变,配合杨森部下的岳池精练司令向廷瑞,以谈判为名,将廖玉璧骗至黎梓卫的杨连光茶馆,最终将廖抓捕。尽管华蓥山上的武装力量及时组织了力量营救,但敌方早有准备,在黎梓卫和罗渡溪分别布设了一个团的力量,使营救失败。
得知噩耗后几天下来,陈联诗已是脸色发青,连眼睛都深深地凹了下去。但陈联诗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她赶回华蓥山,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的悲痛,安慰群龙无首、士气低落、人心离散的游击队员们。带着两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陈联诗斩香发誓,要继承廖玉璧的遗志,孤儿寡母闹革命。
后来,陈联诗转战于万县、绵阳、成都、重庆等地。临近解放时,还曾积极策划营救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员,但计划未能成功。因她一生充满传奇,且使双枪,枪法精准,在未解放时,就被一些地下党员尊称为“双枪老太婆”。
由于陈联诗与廖玉璧坚贞不渝的革命爱情,廖玉璧牺牲后,陈联诗终生未嫁。1960年,59岁的陈联诗在重庆病逝。
评论 8
dc616 2022-11-22
缅怀革命先烈,
dc616 2021-04-26
永恒的红色记忆。
小梨 2021-02-19
让我们尊敬的革命前辈